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千年前的诗句,精准勾勒出这个节气独有的氛围。在这缅怀先人的时节,我馆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以下书目,让我们暂别喧嚣,沉浸在墨香之中,用诗书承载思念,来续写与先辈的精神传承。
【书名】:《千古先贤介子推》
【作者】:李江鸿
【出版社】:三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
【ISBN】:978-7-5457-1436-4
【索书号】:J228.4/L182
【馆藏地】:图书馆三楼
【内容简介】: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随重耳出亡十九年,历经艰险,成就重耳复国大业。晋文公(重耳)即位,论功行赏,介子推功不言禄,归乡侍母,母子皆隐绵上(今绵山)。晋文公求贤心切,举火焚林,却见母子相抱而死,酿成悲剧。 为纪念介子推,才有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传统节日-----寒食节。
【推荐理由】:了解春秋时期晋国忠臣介子推的事迹,感受古代忠孝文化。介子推与“寒食节”渊源深厚,有助于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介子推忠诚、无私的品质,对现代人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李江鸿,原山西日报高级编辑、记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聘画家,山西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历任山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山西省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年画、连环画、国画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华北年版画展、全国新闻界美术家邀请展等。国画作品应邀在港、澳、台展出。出版中长篇连环画册《山鹰》《攻打牛驼寨》《文津阁传奇》《春秋故事》及《王家大院》等。

【书名】:《民俗节日故事》
【作者】:黄衣青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
【ISBN】:978-7-5322-6861-0
【索书号】:J218.4/H326
【馆藏地】:图书馆三楼
【内容简介】:《民俗节日故事》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及其背后故事的书籍,内容涵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节日。书中不仅讲述了节日的起源、习俗和传说,还探讨了这些节日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影响。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插图,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厚底蕴。
【推荐理由】:本书通过生动的故事叙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传说,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各个节日的文化背景和意义,有助于读者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黄衣青(1914.2—2013.6),原名黄懿青,笔名绮心、怡青,福建仙游人,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34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翻译。她的主要译作有《猎熊的孩子》《小火柴人》《欢乐的家》等。创作作品有《小城里的故事》《北极探险》《漫游娃娃宫》及幼儿童话二十多册。1947年担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解放后转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小朋友》期刊主编、编辑室主任、编审。

【书名】:《我们的节日:清明》
【作者】:冯骥才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
【ISBN】:978-7-227-03784-4
【索书号】:K892.1/F470
【馆藏地】:图书馆四楼
【内容简介】:《我们的节日:清明》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书籍。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的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这个节日既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人们外出踏青、享受春光的好时机。包括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民间故事、诗词歌赋以及节日食品等。清明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详细介绍清明节的扫墓、挂青、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传统活动。
【推荐理由】:书中不仅介绍了清明节的基本知识,还包含了丰富的民间故事、诗词歌赋和节日食品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清明节的机会。清明节强调孝道和家族观念,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从中汲取传统美德的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中国天津市,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冯骥才的文学创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他的作品常常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变迁,代表作有小说《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其中,《神鞭》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经典之作。

【书名】:《清明遇见诗歌》
【作者】:中华诗词研究院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ISBN】:978-7-5068-6547-0
【索书号】:I22/Z671
【馆藏地】:图书馆四楼
【内容简介】:《清明遇见诗歌》是一本以清明节为主题的诗歌集,它汇集了与清明节相关的古今中外诗歌作品。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吟咏自然美景的时刻。这本书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推荐理由】: 这本书通过诗歌的形式,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书中收录的诗歌作品,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节日,书中的诗歌往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传统的深刻思考。读者可以在阅读中找到情感共鸣,体会到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编辑:张燕
初审:王芙蓉
复审:靳丽娟
终审:方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