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VPN
  • 校园邮箱
  • 校园云盘
  • 招生网
  • 校园百事通
  • 首页
  • 部门概况
    • 部门简介
    • 机构设置
    • 规章制度
  • 公告通知
  • 电子资源
    • 中文资源
    • 电子图书
    • 外文资源
    • 试用资源
    • 免费资源
  • 读者帮助
    • 读者入馆须知
    • 开放时间
    • 功能分布
    • 读者荐购
  • 图书捐赠
  • 馆藏推荐
  • 您的位置:首页>>快速通道>>馆藏推荐>>正文
  • 音乐的世界
  • 时间:2020-10-28
  •     音乐很神奇,音乐既可以静心,又可以陶冶情操,音乐即可以讲述一段故事,又可以抒发一段感情。每当人们独处的时候,开心的时候,伤心的时候,总会听一段音乐,每一段优美的音乐都会勾起人的喜怒哀乐,走进一个人的内心,叙述一段动听的故事。

        本期的新书推荐,来和小馆一起走进音乐的世界。《音乐美学要义》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调和绝对音乐与标题音乐之间的关系、着重心理学的应用以及融入音乐的听赏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书名】:音乐美学要义

    【作者】: (德) 胡戈·里曼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ISBN号】:9787552315615

    【索书号】:J601/L351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初版著者自序

    第一讲 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音乐创作的准则

    第二节 音乐的目的性

    第三节 音乐的效果和手段

    第四节 活生生的音响

    第五节 音乐性的音

    第六节 音高·力度·缓急

    第七节 曲调的原则

    第八节 连奏和断奏

    第九节 音和色彩

    第十节 音高和质

    第十一节 力度的原则

    第十二节 音色

    第十三节 音乐体验的主观性

    第十四节 以嗓音音域作为标准的意义

    第十五节 主观化的界限·!崇高和滑稽

    第十六节 结论

    第二讲 音乐的组织要素

    第一节 表演冲动

    第二节 音乐和自然界的美

    第三节 时间的分划

    第四节 音高的测定·音阶

    第五节 和声

    第六节 基本要素与组织要素的关系

    第七节 消极与积极的聆听

    第八节 先后的关系

    第九节 曲式原则

    第十节 节奏

    第十一节 真艺术和伪艺术

    第十二节 多声部音乐

    第十三节 音乐的第三次元

    第十四节 节奏的本质

    第十五节 速度

    第十六节 结论

    第三讲 音乐的联想要素

    第一节 客观化的音乐

    第二节 音色的联想作用

    第三节 力度的联想作用

    第四节 发表欲·表现欲·模仿欲

    第五节 主观化和客观化

    第六节 联想作为表现特征的应用

    第七节 评格雷尔论声乐

    第八节 语言的抑扬和曲调

    第九节 音乐对语言意义的表达

    第十节 结论

    编者推荐

      《音乐美学要义(修订版)》基于欧洲18、19世纪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审美观点,结合心理学学科,并从音乐听赏的角度,对音高、力度、缓急、曲调、节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审美意义进行了简明扼要、富有洞察力的论述。同时为说明标题音乐与保证音乐之问的区别,特别讲述了“联想”这一心理要素在音乐创作和听赏中的作用与影响。著者在诸多音乐美学问题上的见解直到今天仍对我们富有启发意义。著者胡戈里曼是德国近代有名音乐理论家,一生著述宏富,涉及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音乐辞书和音乐美学等众多学术领域。本书自初版以来,不断再版,且有英、日等多种译本。本书对于我国从事西欧音乐和音乐美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读后感

        著者在诸多音乐美学问题上的见解直到今天仍对我们富有启发意义。著者胡戈里曼是德国近代有名音乐理论家,一生著述宏富,涉及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音乐辞书和音乐美学等众多学术领域。本书自初版以来,不断再版,且有英、日等多种译本。本书对于我国从事西欧音乐和音乐美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本书以音乐历史发展脉络为背景,以音乐文化史料的论述为主线,从文、图、谱三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音乐从远古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发展历程,对读者从零基础开始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有重要价值。

    【书名】:中国音乐简史

    【作者】:曾遂今, 冯玲, 李思露编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18

    【ISBN号】:9787547312988

    【索书号】:J609.2/Z027

    目录

    第一章 古风雅韵 神鸟起舞——原始社会及夏商时期音乐的滥觞

    第一节 见证中国音乐文化历史起源的考古乐器

    第二节 历史传说中的古歌和乐舞

    第三节 关于音乐起源的诸种学说

    第二章 金声玉振 鼓乐齐鸣——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雅乐的鼎盛

    第一节 西周礼乐制度下的宫廷音乐体系

    第二节 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音乐

    第三节 八音克谐——周代的乐器及乐器分类法

    第四节 乐律理论

    第五节 音乐表演:音乐家和作品

    第六节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及著作

    第三章 丝竹相和 箫笳有声——秦汉时期雅俗音乐的变迁

    第一节 西域音乐东渐

    第二节 秦汉音乐机构

    第三节 雅俗并存的乐府音乐文化

    第四节 汉代古琴艺术的演进及作品

    第五节 乐器与乐律学的发展

    第六节 音乐美学思想及著作

    第四章 西曲吴歌 华夏正声——魏晋、南北朝时期清商乐的融合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乐府音乐

    第二节 外域音乐的传入与交融

    第三节 乐器发展和器乐作品

    第四节 歌舞戏

    第五节 乐律及音乐理论

    第五章 歌舞伎乐 梵音缥缈——隋唐、五代时期歌舞大曲的繁盛

    第一节 隋唐宫廷音乐

    第二节 隋唐民间音乐

    第三节 乐器与器乐表演形式

    第四节 乐律学及音乐理论

    第五节 隋唐音乐美学思想和音乐著作

    第六章 瓦舍勾栏 歌舞优戏——宋元时期戏剧和曲艺的称盛

    第一节 市民音乐的繁荣

    第二节 民歌、曲子和词调音乐

    第三节 走向成熟的说唱音乐

    第四节 戏曲音乐的发展

    第五节 器乐艺术的发展

    第六节 乐律学及音乐论著的发展

    第七章 雅俗同堂 琴瑟飞歌——明清时期世俗化音乐的流行

    第一节 民歌、小曲与琴歌

    第二节 戏曲声腔和京昆剧种

    第三节 说唱音乐的发展与演变

    第四节 民间歌舞的繁盛

    第五节 民间器乐的发展

    第六节 朱载堉与“新法密率”

    第七节 重要曲谱

    第八章 岁月浮沉 乐苑新风——清末以来的中国音乐

    第一节 清末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

    第二节 以学堂乐歌为代表的新音乐文化萌芽

    第九章 古道扬尘 骏马先奔——新音乐文化的初步发展

    第一节 新型音乐社团的建立

    第二节 萧友梅与早期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赵元任及其歌曲创作

    第四节 黎锦晖的音乐创作

    第五节 20世纪20年代的音乐学家

    第六节 刘天华与民族器乐改革

    第十章 热血奔涌 激情扬花——以“左翼”音乐运动为主导的新音乐文化

    第一节 “左翼”音乐运动

    第二节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第三节 这一时期的“左翼”音乐家

    第四节 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十一章 寒星将尽 春风临窗——音乐风格的多元化促进社会发展

    第一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第二节 沦陷区的音乐活动与江文也的音乐创作

    第三节 国统区的音乐活动与马思聪、丁善德的音乐创作

    第四节 解放区的音乐活动

    参考文献

        本书从中国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五大类传统音乐的历史脉络、发展状况进行阐释和分析。


    【书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作者】:王燕编著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ISBN号】:9787562959113

    【索书号】:J607.2/W415

    目录

    第一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

    第一节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导论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内涵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功能与价值

    第二节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征与音乐体系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征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

    第三节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发展

    一、远古与先秦时期的音乐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三、隋唐时期的民间音乐

    四、宋元时期的民间音乐

    五、明清时期的民间音乐

    六、近代与现代的民间音乐

    第二章中国汉族的民间歌曲

    第一节汉族民间歌曲概述

    一、汉族民间歌曲简介

    二、民歌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作用

    三、我国民歌的发展历史

    四、汉民歌的体裁划分

    第二节劳动号子

    一、劳动号子概述

    二、劳动号子的类别及鉴赏

    第三节山歌

    一、山歌概述

    二、山歌的类别及鉴赏

    第四节小调

    一、小调概述

    二、小调的类别及鉴赏

    第三章中国汉族民间歌舞音乐

    第一节汉族民间歌舞音乐概述

    一、民间歌舞音乐简介

    二、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秧歌

    一、秧歌的表演形式与音乐

    二、秧歌的代表性种类

    第三节花灯

    一、花灯的表演形式与音乐

    二、花灯的代表性种类

    第四节采茶

    一、采茶的表演形式与音乐

    二、采茶的代表性种类

    第五节花鼓

    一、花鼓的表演形式与音乐

    二、花鼓的代表性种类

    第四章中国汉族说唱音乐

    第一节汉族说唱音乐概述

    一、说唱音乐简介

    二、汉族说唱音乐的发展历史

    三、汉族说唱音乐的分类

    第二节鼓词类说唱音乐

    一、代表性曲种——京韵大鼓

    二、京韵大鼓的唱词、唱腔与腔调

    三、京韵大鼓的流派与名作鉴赏

    第三节弹词类说唱艺术

    一、代表性曲种——苏州弹词

    二、苏州弹词的表演形式

    三、苏州弹词的流派与名作鉴赏

    第四节道情类说唱艺术

    一、代表性曲种——河南坠子

    二、河南坠子的表演形式

    三、河南坠子的流派与名作鉴赏

    第五节牌子曲类说唱艺术

    一、代表性曲种——四川清音

    二、四川清音的唱腔与名作鉴赏

    第六节杂曲类说唱艺术

    一、代表性曲种——天津时调

    二、天津时调的曲调与名作鉴赏

    第七节琴书类说唱艺术

    一、代表性曲种——四川扬琴

    二、四川扬琴的唱腔与名作鉴赏

    第八节走唱类说唱艺术

    一、代表性曲种——东北二人转

    二、东北二人转的唱词、唱腔与名作鉴赏

    第九节板诵类说唱艺术

    一、代表性曲种——四川金钱板

    二、四川金钱板的唱腔风格与名作鉴赏

    第五章中国汉族戏曲音乐

    第一节汉族戏曲音乐概述

    一、戏曲音乐简介

    二、汉族戏曲音乐发展简史

    三、汉族戏曲音乐的组成

    四、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

    第二节汉族主要声腔及其代表剧种

    一、昆腔(昆曲)与昆剧

    二、皮黄腔与京剧

    三、高腔与川剧

    四、梆子腔与豫剧

    第三节汉族戏曲的地方剧种

    一、评剧

    二、黄梅戏

    三、越剧

    四、湖南花鼓戏

    第六章中国汉族器乐

    第一节中国汉族器乐概述

    一、器乐与民族器乐

    二、汉族器乐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独奏乐器类民族器乐

    一、吹管乐

    二、拉弦乐

    三、弹拔乐

    四、打击乐

    第三节合奏乐类民族器乐

    一、丝竹乐

    二、吹打乐

    三、鼓吹乐

    第七章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第一节少数民族概况与少数民族音乐

    一、少数民族文化与音

    二、主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

    第二节少数民族民歌与说唱音乐

    一、少数民族的民歌

    二、少数民族的说唱音乐

    第三节少数民族的歌舞与戏曲音乐

    一、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

    二、少数民族的戏曲音乐

    第四节少数民族的乐器及器乐

    一、少数民族的民族乐器

    二、少数民族的民族器乐

    参考文献

     

    - 快速通道 -
  • 图片新闻
  • 馆藏推荐
  • 服务专区
  • 借阅排行榜
  • 系统入口
  • 下载专区
    - 快速通道 -
  • 图片新闻
  • 馆藏推荐
  • 服务专区
  • 借阅排行榜
  • 系统入口
  • 下载专区
  • 友情链接:
  •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 清华大学图书馆
  • 北京大学图书馆
  • Copyright 2010-2021 Powered By 山西传媒学院
  • 文华校区:山西省高校新区文华街125号(晋中市榆次区),邮编:030619
  • 东华校区:山西省太原市五龙口街118号,邮编:030013 晋ICP备08101804号-1 晋公网安备 14070202000062号